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青苗学校的校园里,Lily Xue的名字几乎成了一个传奇——2024年早申季,这位18岁的青苗女孩凭借出色的学术能力和独特的个人特质,成功斩获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。
“初三毕业转入青苗时,我从未想过自己能被剑桥大学录取,我对自己的计划是能考个川大就行”Lily笑着说。
从普高转轨国际课程,
从对未来的“躺平”到找到自己的学术热情,
她的成长故事,
正是青苗“全人教育”理念的最佳诠释。
01.
题海战术后
在青苗找到学术热情
初中就读于成都某重点中学的Lily,原本是典型的“理科优等生”,但繁重的刷题生活和单一的评价标准让她逐渐感到困惑。
“那时候我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考试,直到来到青苗” ---Lily
在青苗的IB课程体系中,Lily第一次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,“跨学科探索”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学术领域:
在生物课上,她通过基因测序实验发现了对生命科学的热情
参加数学奥赛(BMO)培训时,数学老师发现了她在数学方面的天赋
跨学科的TOK(知识论)、EE(拓展论文)、CAS(创造、行动、服务)教会她用批判性思维看待科学问题 ,从“拖延症患者”到“时间管理大师”。
“在青苗,老师不会告诉你‘该学什么’,而是帮助你发现‘想学什么’。” 这种教育方式让Lily最终确定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。